2013年6月18日 星期二

台灣有個好萊塢

台灣有個好萊塢

石計生[1]



 
本文從三張地圖,探討三重作為「臺灣好萊塢」的影歌娛樂產業的發展歷史。我們之所以把三重和臺北一起所構成的大臺北地區稱為「臺灣好萊塢」,和美國好萊塢(Hollywood)比起來,除了都有大量音樂影視產業聚集外,也因為與臺北市一河之隔的三重,地理位置上很像美國好萊塢位於主要大城洛杉磯(Los Angles)的郊區,同樣是大臺北區與大洛杉磯的一部份,而且都經過一段發展過程。好萊塢的人口在1990年就已經達到3486萬人的規模,而三重的早期,從圖一的昭和十年大窪四郎所繪製的「大臺北鳥瞰圖」(局部圖),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三重埔,相對於臺北橋另一岸的屋舍林立繁榮的臺北,是一個隸屬於新莊郡鷺洲庄簡陋的小地方。從日治時期的隸屬於新莊郡鷺洲庄的三重埔,到戰後從蘆洲獨立出來成為三重鎮、升格為三重市,至現在的擁有39萬人口的新北市三重區,這行政區域劃分與名稱變化,記錄了因為人口不斷成長的升格過程。人口的增加與臺北橋、中山高速公路的興建,是三重成為「臺灣好萊塢」的重要基礎條件。臺北橋,日治時期日本政府改建清朝劉銘傳的臺北大橋(木橋)為鐵橋後,三重埔就因為提供臺北市大稻埕茶葉製作所需的茶花而被納入整個大臺北經濟區的範圍。日治時代,水運對三重來講比較次要,臺北橋搭建完成以後,它是新竹、桃園(規仔崙)經三重進入臺北的要道,所以這條橋對三重市發展非常重要。
 

圖一、大臺北鳥瞰圖(局部圖,昭和十年,為慶祝日本始政四十週年的臺灣博覽會繪製,作者:大窪四郎,東吳大學社會地理資訊系統(SocGIS)中心收藏)


 
戰後與臺北橋相連結的,是包括三重的主要幹道:重新路、三和路和正義北路等公路的興建。重新、三和這兩條主要幹路,架構了以後三重路線都是以這個公路為主,所以公路對三重的影歌娛樂產業很有關係。1978年中山高速公路的全面通車,三重有一個匝道可以讓南北人口流動得以聚集,加速了三重發展。圖二左邊的「三重市工業與媒體或娛樂事業總圖」,清楚顯示三重影歌娛樂產業的唱片行工廠與戲院的實際位置就主要分佈在三和路與重新路沿線,也包括正義北路,而中山高速公路的匝道下來後,就更容易將中南部的人潮帶入這幾條三重主要幹道。而三重的工業空間分佈從左圖直接觀察集中區域是在中央南路、中央北路和重新路上,三和路亦有一些。圖二之右圖「三重市工業與媒體或娛樂事業密度圖」:其中工業密度比媒體或娛樂事業密度在空間位置上較為離散,但基本上不離三和路、重新路、中央南北路和正義北路沿線;特別是媒體或娛樂事業密度是以臺北橋為頂點,中央南北路為邊界的類似「三角洲」的「臺灣好萊塢」娛樂密集區域。












(右:三重市工業與媒體或娛樂事業密度圖)

(左:三重市工業與媒體或娛樂事業總圖)

圖二、三重市工業與媒體或娛樂事業總圖與密度圖

           
圖三顯示,1950-70大臺北媒介迴路分佈的唱片行工廠,真正空間聚集地是在三重,它可以說是這個流行帶「媒介迴路」的最重要根據地,以工廠製作產出的唱片發行至臺北乃至全臺灣,沒有了三重,臺北也無法成為「台灣好萊塢」的展演舞台之一。而三重能再現1950-70年間三重與臺北構成的大臺北娛樂產業傳播,是因為形成一種學者瓊斯(A. Jones)所謂的「媒介迴路」(media loop)之故:以上海為研究對象,都市作為流行的環境,其流傳途徑則包括電影歌曲à樂譜集結成歌集或電影雜誌à錄製成唱片電臺演唱或播放à然後由舞廳歌廳的歌女獻唱,形成的影音傳播的媒介迴路。和上海不同的 是,三重作為「台灣好萊塢」,戰後初期其影歌娛樂產業傳播是「五個連體」:廣播電台、那卡西、歌舞廳、戲院(唱片工廠連帶)與電視台。廣播電台方面,1950年代中期後,唱片公司流行與廣播電台合作打歌。1959年三重的著名電台包括中華、天南電台等與唱片行工廠鳳鳴、寶島和台聲等合辦「黃國隆音樂大會」,由廣播明星宋我人登台,轟動全台。台灣唱片老闆劉瑞發也認為前電視時代(1950-60年左右)主要靠廣播電台打歌宣傳,而且那卡西與臺北圓環賣歌本兼教唱是娛樂的重要傳播來源。歌舞廳、戲院方面,三重的戲院(兼有歌舞廳與電影院功能)有包括著名的天台、金都和金國等十餘家,主要是以放映二輪電影為主。唱片行工廠部分是三重市的聚集特色之一,佐證於《台灣省統計提要》資料,1967年三重市唱片行工廠占全台的七成,為空間分布上之最密集,大多集中於三重市的中、南區菜寮一帶,尤其以短短的光明路最為興盛,最多時約有近十家唱片行工廠。三重唱片工廠,根據台灣省政府建設廳的檔案資料顯示:如中外、鈴鈴、鳴鳳、惠美、第一、大同、皇冠、泰利、龍鳳、神鷹、國際和國賓等唱片廠等,其他還有知名大廠如大王、女王、鐘聲、麗歌、華聲、台聲、歌林、五龍、電塔、合眾、中美、黑貓、東方、東昇、巨世、金像、金大炮、龍虎等皆發跡於三重。1957年後,三重本土唱片業不只是灌錄流行歌曲唱片,還包括笑魁劇(電塔唱片歐雲龍)、誦經(鳴鳳唱片)、傳統地方戲劇、平劇(女王唱片)、輕音樂、黃梅調和土風舞等唱片。

而三重住過的著名台灣歌謠方面人物非常多,如圖三也顯示,包括傑出歌星洪一峰、陳芬蘭(兩者同時是著名的臺語片電影明星)、林英美和劉素娥;作詞作(編)曲家林禮涵,葉俊麟等。陳芬蘭的父親是鐵匠與洪一峰、葉俊麟住很近,靠近中央北路以便請益音樂的例子,也可佐證三重作為「臺灣好萊塢」的明星聚集效應。從圖三空間考據,三重經由臺北橋的聯繫臺北所形成的區塊裡,基本上把1960年代台灣歌謠的最好的歌星:洪一峰 ,紀露霞,陳芬蘭和林英美等;與最好的作詞作()曲家:李臨秋,林禮涵和葉俊麟等的住家連成一氣,也把台灣歌謠的黃金時代打造出來,形成台灣流行音樂史裡一個難得一見的空間連帶,彰顯了三重作為「臺灣好萊塢」的音樂歌曲工業興盛繁榮一面。1962年台灣電視公司成立,其「群星會」、「寶島之聲」等歌唱節目很受歡迎,也刺激著台灣本土唱片的製作,逐漸脫離翻版代工。電影戲院方面,1965年後,三重唱片公司開始介入臺語電影製作。雷虎,電塔與金馬等唱片公司擴編成立製作公司。如金馬唱片拍攝洪一峰主演的《孤星淚》,電塔唱片拍攝陳芬蘭主演主唱的《孝女的願望》。雷虎唱片影業公司拍攝由黃西田,郭大誠等主唱的《天下一大笑》(德榮公司出品)。1966年電塔唱片拍攝《糊塗醫生》,這些也彰顯了三重作為「臺灣好萊塢」的特別是臺語為中心的影視工業興盛繁榮一面。

 

 



圖三、1950-1970大臺北媒介迴路分布總圖
(東吳大學社會地理資訊系統(SocGIS)中心繪製,2009)

 
總的來說,本文從地圖探究了三重作為「臺灣好萊塢」的影歌娛樂產業的基礎與發展,時間軸上屬於戰後的1950-70年代。從戰後台灣媒體的發展來看,60年代日本戰敗撤出台灣後,台灣本土的唱片工業處於真空狀態,影歌娛樂的傳播「媒介迴路」其實是收音機的普及,廣播電台是重要傳播唱片行工廠出品的歌曲的媒介,電影和歌舞廳都是共同作用著。在人口增長與交通便利的有利因素下,三重聚集大量影歌星和唱片與電影公司,其中最顯著的數十家的唱片行工廠的繁榮興盛景象,隨著電視等新興媒體興起的國語主流,唱片行規模小而多的競爭淘汰,臺灣歌謠在1980年代後日漸沒落,這些唱片行工廠與舞廳也逐漸消失在大臺北地區的音樂地圖上了。雖然如此,三重作為「臺灣好萊塢」的影歌娛樂產業仍然在臺灣娛樂產業歷史上顯得璀璨動人,光耀無比。相信我們若能繼往開來,未來再造三重成為臺灣永遠的好萊塢,亦非難事,讓我們一起將此夢想實現!





[1]東吳大學社會系教授,南京大學客座教授。Email: cstone@sc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