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日 星期二

味道的地圖

味道的地圖

 
 


知名部落客史丹利對三重美食讚不絕口
人們常說三重埔住的人,多半都是中南部上來的人,或者更直接說是雲林、彰化、嘉義來的
人,雲林同鄉會在三重非常龐大,至今仍是地方上非常活躍的社團。這樣的說法,彷彿暗示著一種「移民想像」:三重埔大部分吸引了雲林嘉義(南部)人。在相對優越感的心態上,不斷拉開三重與台北在文化上的距離。
 
事實上三重埔的都市發展歷程,跟台灣整體由農轉工的過程非常一致。日治後期台灣雖已進入工業化初期,實仍以農業縣市才有能力支持龐大的人口。台灣最大的糧倉(雲嘉南)人口總數更居全台之冠,其次中彰地區。因此在後來三十年快速的工業轉型期間,三重人口從不到二萬七千多人,迅速暴增至三十多萬人,三重大量吸收了從農村釋放出來的勞動人口,忠實地反映了台灣農業時期的人口分布情況。三重交通便利、居住門檻較低,讓每個人都能在這裡落腳、找到重新開始的機會,相較於台北市、中永和、新店等區域有較多因為特殊政策而形成的公務行政、教授學人或軍眷等人口特色,三重可說是具體而微的台灣縮影。這樣的結構特色,反映在文化所有的面向上:飲食、結社、宗教信仰、甚至是政治取向。
 
在三重,可以輕易的隨處找到台灣各地美食,傳統古法或新潮創意都有,百花齊放、口味多元又滋味美妙,不必太擔心踩到地雷。Q嫩彈牙的「五燈獎豬腳」是來自彰化鹿港的口味,每晚鬧哄哄的「躼腳羊肉」來自雲林北港,「蚵仔煎大王」的鮮甜蚵仔來自嘉義,自強路上有個「台南鱔魚麵」人人讚嘆,新興街的「客家米苔目」一吃就忘不了,老闆一家人仍會不時用客家話溝通…。難道沒有來自東部的好味道嗎?當然有!仁美街有個來自花蓮玉里的臭豆腐讓網友極力推薦,當然也不能漏掉隱身在街巷裡的原住民部落美食,甚至還可以在傳統市場的菜攤上驚喜遇見賣檳榔心、檳榔花…的部落常用食材。更多的移民飲食雖然未必將原生家鄉當作訴求重點,很可能化身在各種小吃部、熱炒店、日式料理、黑白切….裡隱隱透露移民密碼。嘴巴要夠刁鑽,才能吃出不斷融合創新的美味記憶。